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在对永州市东安县后背山墓群的考古发掘中,清理清代墓葬25座,出土各类器物60余件,包括瓷罐、瓷碗、铜发簪、铜刀等。目前对出土文物的分析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 考古人员发现,一些墓葬前面保留有墓碑,部分碑文记录“生于庚...
发布时间:2022-05-24 | 阅读:60 | 标签:清代提供研究参考丧俗丧制发现25座墓葬湖南
后背山墓群位于永州市东安县宥江桥村,西南距县城约3公里,地处湘江一级支流紫水河北岸山间盆地中的一处石灰岩山坡西侧。为配合永新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永州市博物馆、东安县文旅广体局等单位于2022年上半年对该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
发布时间:2022-05-17 | 阅读:161 | 标签:墓群发掘简介清代后背山永州安县湖南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0日对外发布考古新发现,当地考古人员在山西省洪洞县发现春秋至清朝时期墓葬9座,从出土器物分析,其中一座春秋墓葬的墓主人级别或为当时的卿大夫。 墓葬出土编钟乐器组合 图片来自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南秦墓地属于南秦遗址的一部分,南秦...
发布时间:2022-05-11 | 阅读:57 | 标签:出土成套编钟乐器卿大夫发现春秋晚期山西
日前,陆慕元和塘古窑遗址发掘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历经前后两个阶段、近一年时间的深入挖掘,该处明代金砖窑址群已出土明代金砖、宋代陶灯等文物70余件。昨天,记者从苏州市考古研究所获悉,新近发现的“陆慕窑炉”、晾坯区、大型沉淀池、沿河砖路等,独具...
发布时间:2022-05-09 | 阅读:128 | 标签:取得重要发现遗址元和塘古陆慕
墓葬为何被置于黄河水中?他们是谁?又从何而来?……经过持续考古发掘,河南洛阳孟津黄河河道汉墓群考古工作日前取得阶段性进展。 记者从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该墓葬群出土器物及丧葬习俗呈现明显的非洛阳本土特征。考古人员结合史料判断,或与文献...
发布时间:2022-05-06 | 阅读:74 | 标签:侯国方位提供新线索找平黄河河道汉墓河南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近日发布的晋阳古城遗址最新考古成果称:2021年,晋阳古城遗址考古队在考古发掘时,发现一处隋代瓷窑遗址。据晋阳古城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韩炳华研究员介绍,这是晋阳古城开展考古工作60年来第一次发现...
发布时间:2022-04-27 | 阅读:89 | 标签:遗址隋代瓷窑发现古城太原晋阳
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获悉,2021年,西藏藏东发掘一处东汉至唐代墓地。 昌果吉墓地位于西藏边坝县边坝镇,海拔4020米,分布面积约万余平方米,2017年4月调查发现。 据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陈祖军介绍,为了对怒江上游地区石棺墓遗存的形制...
发布时间:2022-04-24 | 阅读:105 | 标签:时期石棺墓葬汉唐一处昌都发掘西藏
“晋阳古城遗址第一次发现瓷窑遗址。”晋阳古城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韩炳华研究员19日表示,该瓷窑的时代大致在隋至唐代早期,但根据晋阳古城此时间段的相关遗迹与历史背景分析,更倾向于隋代。 晋阳古城二号窑炉(东-西)。 图片来自受访者 韩炳华告诉中新...
发布时间:2022-04-20 | 阅读:156 | 标签:瓷窑发现目前最早山西遗址古城隋代晋阳
近期,湖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联合荆州博物馆正式承接了松滋市南海镇匡家岗遗址考古发掘工作,这是湖北大学首个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本次考古工作将持续到今年5月。 匡家岗遗址考古队队长、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刘辉介绍,当前,现场已经陆续发掘出土从新...
发布时间:2022-04-19 | 阅读:93 | 标签:城背文化遗迹遗物年前8000遗址掘出匡家
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雷甸镇杨墩村的中初鸣遗址,是良渚文化晚期的一处大规模制玉作坊遗址群。 俯瞰中初鸣遗址挖掘现...
发布时间:2022-04-19 | 阅读:101 | 标签:十余根木桩新发现遗址德清中初浙江
“温江多遗址是西藏地区首次系统性发掘的吐蕃高等级建筑遗址,该遗址是吐蕃行政和佛教中心之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张博15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它对研究公元7世纪到9世纪,吐蕃高等级建筑、手工业、佛教以及与唐蕃交流都有着重要价值。 20...
发布时间:2022-04-18 | 阅读:196 | 标签:高等级建筑遗址吐蕃发掘首次系统性西藏
13日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获悉,2021年,西藏发掘一处洞穴遗址,这也是目前中国已知海拔最高的考古遗址,也是西藏单个遗址发现人骨、动物骨骼数量最多的遗址。 资料图为2021年7月,考古人员拍摄的洞穴遗址内部场景。 中新社发 图片来自西藏自治区文...
发布时间:2022-04-14 | 阅读:146 | 标签:最高考古遗址海拔已知发掘一处中国西藏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3日对外发布山西临汾桃园遗址发掘情况。其中,距今5000多年的仰韶时期五边形房址,为本次发掘的重要发现。 桃园遗址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贾得乡南部桃园村东南与襄汾县邓庄镇寺头村北交界处。2016年7月至12月底,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
发布时间:2022-04-14 | 阅读:156 | 标签:时期五边形房址仰韶余年发现距今5000山西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6日发布朔州唐代庶人墓考古成果。3座唐墓的墓葬形制、陪葬明器等,为研究唐代朔州地区丧葬习俗和考古断代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后寨墓地位于山西省朔州市窑子头乡后寨村西约2公里,是马邑汉墓群的一部分。墓地处于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融...
发布时间:2022-04-08 | 阅读:56 | 标签:庶人唐代发现朔州山西
从西藏昌都市文物保护研究所获悉,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和昌都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调查队在察雅县发现7座暴露墓葬。 据昌都市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扎西旺加介绍,调查队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清理。该墓葬距离村落较近,依山而建,背山面水...
发布时间:2022-04-02 | 阅读:99 | 标签:石棺墓葬发现再次西藏
从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有“夜郎青铜文化的殷墟”之称的可乐遗址,正在持续进行“史上规模最大”考古勘探作业,现已发现遗迹现象百余处。 考古勘探人员在贵州可乐遗址进行勘探。 应腾 摄 位于贵州省赫章县城西约60千米的可乐乡政府所在地的可乐遗址...
发布时间:2022-03-30 | 阅读:134 | 标签:遗迹发现现象百余现已勘探遗址可乐迎最大规模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26日对外公布垣曲北白鹅周代墓地考古新发现。继出土先秦果酒填补相关研究空白之后,该墓地又发现一处春秋贵族夫妻异穴合葬墓。 垣曲北白鹅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英言镇北白鹅村东,曾遭受盗扰。 项目负责人杨及耘介绍,整个墓地共发...
发布时间:2022-03-28 | 阅读:79 | 标签:异穴合葬夫妻贵族周代大墓山西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考古人员在开展野外古迹踏查时,发现了一片保存完好的辽代梯田遗址。该遗址位于巴林左旗隆昌镇保安堂村村南一座矮丘上,面积约300亩,梯田约20层,每层梯田之间由低矮灌木分隔开,虽已历经千载,依然平坦整齐。 巴林左旗曾经是辽...
发布时间:2022-03-26 | 阅读:140 | 标签:梯田遗址辽代罕见发现内蒙古
从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该院近日在中国最早确认的巴文化遗址——冬笋坝遗址的出土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中,发现了距今2200多年,排列规律且较为完整的巴文化竹编织制品,属重庆地区巴人墓葬中的首次发现。 竹制品发现状态。 图片来自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
发布时间:2022-03-24 | 阅读:83 | 标签:文化竹制品多年2200首次发现距今重庆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委宣传部23日对外消息指,考古人员近期在该旗开展野外古迹踏查时,发现罕见辽代梯田遗址,该遗址目前保存完好。 辽代梯田遗址。 海尔汉 摄 巴林左旗曾是辽上京所在地,境内保存许多辽代珍贵文物遗迹。新发现的辽代梯田遗址位于...
发布时间:2022-03-24 | 阅读:162 | 标签:梯田遗址辽代罕见赤峰发现内蒙古
3月23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布最新考古成果。2020年为配合稷山县体育场项目建设,在用地范围内勘探时新发现了夏时期文化遗存。地点位于稷山县稷峰镇东渠村北部,是一处新发现的遗址,遂命名为东渠遗址。2021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联合...
发布时间:2022-03-24 | 阅读:198 | 标签:东下文化遗存时期山东遗址新发现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3月1日发布考古新发现,当地考古人员在山西省朔州市发现一座元代砖雕壁画墓,壁画中绘有奉茶和备酒图案,真实描绘出一幅元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场景。 墓葬全貌。 图片来自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该壁画墓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沙塄河乡官地村东南...
发布时间:2022-03-22 | 阅读:156 | 标签:元代再现社会生活场景砖雕发现彩绘山西壁画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9日发布考古新发现,当地考古人员在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发现两座商代墓葬,其中一座为晋陕高原黄河两岸发现殉人最多、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商代墓葬,从墓葬规模看,该墓主很可能是土著集团的最高级别的贵族。 M32清理棺盖板前三维正射影像...
发布时间:2022-03-22 | 阅读:87 | 标签:集团最高级别贵族土著或为发现商代墓葬墓主
湖南澧县孙家岗遗址是一处以肖家屋脊文化堆积为主体的新石器时代末期至夏代早期遗址,在“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项目的支持下,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连续多年对该遗址开展主动性田野考古工作。2020年度,孙家岗遗址考古发掘的重心由聚落环壕之...
发布时间:2022-03-22 | 阅读:156 | 标签:考古发掘主要收获年度2021澧县孙家遗址湖
“2021年通过考古发掘,我们首次揭露出明中都前朝宫殿的真实面貌,并从实物上印证了明中都在中国古代都城规划中上承宋元、下启明清的历史地位,为中古以来都城布局、宫殿建筑的演变研究填补了关键环节的材料。”安徽明中都城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王志19日介...
发布时间:2022-03-22 | 阅读:144 | 标签:首揭前朝宫殿面纱遗址都城多年安徽明中